茶文化中国特产网

中国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张坝桂圆

张坝桂圆的基本介绍张坝桂圆是四川泸州江阳区特产。张坝桂圆主要品种有大乌圆、广眼、石硖等,素以肉厚鲜嫩、色泽晶莹、果汁香甜、风味隽美,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闻名。张坝桂圆果实近球形,直径1.2—2.5厘米,一般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,外面稍粗糙,...

张坝桂圆的基本介绍

张坝桂圆是四川泸州江阳区特产。张坝桂圆主要品种有大乌圆、广眼、石硖等,素以肉厚鲜嫩、色泽晶莹、果汁香甜、风味隽美,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闻名。张坝桂圆果实近球形,直径1.2—2.5厘米,一般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,外面稍粗糙,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;种子茶褐色,光亮,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。龙眼有补心脾、益气血、健脾胃,延年益寿之效果。

张坝桂圆是成长在泸州江阳区张坝街道、茜草街道、泰安街道、黄舣镇、弥陀镇5个镇街辖区范围的桂圆,其中又以张坝桂圆林内4500亩的桂圆为主,它是内地桂圆种质基因库,北回归线上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。这里的桂圆色泽均匀,果顶浑圆,酸甜可口,香气浓郁,其总糖含量超越14%,维生素含量超越75mg/100g,总酸低于0.025%,是江阳区一张独特的果树名片。2017年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品,正是张坝桂圆品质和价值的体现。

张坝坐落于长江边,境内浅丘密布,大多数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下,种植地域整体依山傍水,地势北低南高,呈缓坡带走向,透风透光,排水较好,使得张坝桂圆无冻害、产量高、品质优。同时,张坝区域纬度较低,坐落于四川盆地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带,海拔高差相对大,地形地貌复杂,形成了桂圆树成长的河谷、浅丘小气候区,造就了张坝桂圆独特的地理成长环境。

张坝桂圆喜温忌冻,对低温相当敏锐,对平时雨量和热量需要较高。而张坝区域拥有了这一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准南亚热带气候特点,这里长期雨量充沛,年降水量达到1142毫米,日照较强,全年日照为1288~1400小时,热量充足,冬暖夏热,无霜期更是达到350天,为张坝桂圆成长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气候环境,是内陆最北缘最晚熟的桂圆种植基地。

依据农林专家科学考证,张坝桂圆林现存最大最古老桂圆树王年龄高达346年,即为当时种植的第一批桂圆树。进步到今天,张氏种植桂圆树的地区规模不断扩大,现已经形成一个占地4500余亩,成长着15000多棵百年桂圆树、2000多株荔枝树与1000多株桢楠树为主的桂圆林,绵延10余里,成为北纬28.5度线上面积最大、最古老的桂圆林。

营养成分

桂圆又名龙眼,性温味甘,益心脾,补气血,具备好有滋养补益用途。

商品特征

张坝桂圆以肉厚鲜嫩、色泽晶莹、果汁香甜、风味隽美,富含糖份和多种维生素而闻名。

历史民俗

张坝桂圆栽培历史悠久,上可追溯到汉代,已有近2000多年历史。晋左思《蜀都赋》曰“旁挺龙目,侧生荔枝”,其中“龙目”即龙眼、桂圆,就是描写的桂圆,可见四川种植桂圆历史源远流长。宋代仁宗嘉祐年间,宋朝文豪苏东坡父子乘舟途经张坝江心,见江岸满是硕果累累的桂圆树,即兴吟出“累累龙眼压枝低,雨打风吹欲惋泥,幸免儿曹攀折苦,园东饱啖到园西”的丰收喜悦之情。

张坝桂圆的获奖荣誉

2004年,张坝桂圆基地获得农业部南亚热作名优基地认证。

2006年,张坝桂圆基地被命名为“四川龙眼标准化示范区”,江阳区被中国果品协会授与“中国优质果品重点县(区)”称号。

2017年12月08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张坝桂圆”推行地理标志商品保护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中国特产网 » 张坝桂圆